“冬吃萝卜夏吃姜,不用医生开药方”

 

 

“冬吃萝卜夏吃姜,不用医生开药方”是流传千年的养生谚语,但夏季炎热,生姜性温,为何反被推崇?结合中医理论与现代科学,夏季食姜的必要性可从以下角度解析:夏季人体为散热,阳气集中于体表,内脏阳气相对不足,形成“外热内寒”状态。此时若过度贪凉(如冷饮、空调),易导致脾胃虚寒、免疫力下降。生姜性温,能温补中焦阳气,增强脾胃运化功能,帮助身体抵御内外寒邪。

 

 

夏季湿气重,湿邪易与寒、热结合致病。生姜辛温,能促进血液循环,加速排汗,帮助排出体内湿气。其含有的姜辣素可刺激胃液分泌,增强脾胃运化能力,缓解湿滞引起的食欲不振、头身困重。

 

 

 

 

01. 增进食欲,促进消化

高温下唾液、胃液分泌减少,生姜中的姜辣素和芳香成分可刺激味觉神经,促进消化液分泌,缓解“苦夏”食欲不振。醋泡姜或姜糖水效果更佳

02. 抗菌消炎,预防食物中毒

生姜中的姜烯、姜酚等成分对沙门氏菌、大肠杆菌等病原体有抑制作用,可降低夏季因饮食不洁引发的急性肠胃炎风险。食用海鲜时搭配姜醋汁,既能提鲜又能杀菌。

 

 

 

夏季食姜并非“火上浇油”,而是通过温阳散寒、祛湿健脾、调节机能,帮助身体应对炎热与湿冷的双重挑战。正如《黄帝内经》所言:“春夏养阳”,顺应自然规律的养生智慧,正是这句谚语的科学内核。合理利用生姜的特性,可让夏季养生事半功倍。

食用建议:

1、新鲜生姜更佳:腐烂姜含黄樟素,有致癌风险。

2、多样化食用:姜茶、姜粥、姜糖、姜醋等,避免单一刺激。

3、控制用量:每日3-10克为宜,过量可能引发胃肠不适。